时间:2017-2-21来源:本站原创作者:佚名

绍兴黄酒色泽黄澄透亮,令人喜爱。很多文人墨士都写到绍兴黄酒,可见绍兴黄酒的影响力。在三千余年的发展史上,它曾有许多别名雅号,或直露通俗,或含蓄隽永,生动地表现了绍兴酒的特征和在群众中的影响。交易君于此辑录一些,以飨酒友。

  

黄酒——绍兴酒色泽黄澄透亮,令人喜爱,称黄酒名副其实。

老酒——这是民间对绍兴酒的最普遍的称呼。因为绍兴酒的品性是越老越醇,越陈越香,故称。“陈”就是“老”的意思,所以绍兴酒的最普遍的称呼是“老酒”。南宋诗人范成大《食罢书字》诗中有“扪腹蛮茶快,扶头老酒中”之句,在诗后,他自注云:“老酒,数年酒,南人珍之。”可见,“老酒”之名至少在南宋已经出现。

绍兴——这是以名产地作为酒的别名。梁绍壬《两般秋雨庵随笔》中说:“绍兴酒各省通行,吾乡之呼之者,直曰‘绍兴’,而不系‘酒’字,……俱以地名,可谓大矣!”旧时一些文学作品中也有这样称呼,如《师友尺牍偶存》有这样一段话:“他读着友人来信,感到写得绝妙,便拍着桌子叫道:快拿绍兴来喝。”

黄封——绍兴酒用黄泥封坛,如是贡酒则加以黄罗帕封口,故称“黄封”,“黄封”后也泛指美酒。   

黄汤——本是民间对黄酒的一种蔑称,在绍兴一带尤其盛行。民间把黄酒称为黄汤,由来已久,《水浒》第十四回,晁盖假意怒斥刘唐说:“你却不径来见我,且在路上贪这口黄汤,我家中没有与你吃?辱没杀人!”再比如《元曲选·硃砂担》:“我则是多喝了那几碗黄汤,以此赶不上他。”

迷魂汤——喝酒过多,醉醺醺,昏阵阵,像迷了魂一样,于是绍兴民间就称酒为“迷魂汤”,称醉饮者为“喝了迷魂汤”。绍兴一带妇女见丈夫酒醉回来,往往骂道:“死胚,哪里灌了迷魂汤?”   

福水——绍兴酒营养丰富,具强身健体作用,一般老百姓认为有条件常饮酒是人生之福,因此称酒为“福水”。如鲁迅作品中就有“福人饮福水”之句。

黄娇、黄醅--“黄娇”,取酒有媚人之意,如宋人诗云:“加餐宜白粲,取醉喜黄娇”。黄醅代酒,白居易《尝黄醣新酌忆微之》“世间好物黄醅酒,天下闲人白侍郎。”陆游《山园杂赋之二》:“赖有黄醅法,终年任醉醒。”

屠苏--绍兴旧俗,除夕之夜和大年初一都要饮酒和贴春联,意示一年过去,新春到来,乾元复始,万物苏醒。屠苏,是一种阔叶草,唐代名臣孙思邈每至腊月,以酒泡上,除夕饮用,可防瘟疫,其居称“屠苏屋”,其药方称“屠苏酒方”,后代沿袭成俗。陆游《除夜雪》诗云:“半盏屠苏犹未举,灯前小草写桃符。”“桃符”即春联,“屠苏”即老酒。

名士——清代著名诗人袁枚,自称性不近酒但深知酒味,他拿绍兴黄酒与烧酒相比,认为绍兴酒堪称“名士”,而烧酒像个“光棍”。他说:“绍兴酒为清官循吏,不掺一毫造作,而其味方真。又为名士长留人间,阅尽世故而其质愈厚……余常称绍兴酒为名士,烧酒为光棍。”他进而说:“烧酒乃人中之光棍,县中之酷吏,打擂台非光棍不可,除盗贼非酷吏不可,驱风寒、消积滞非烧酒不可。烧酒藏至十年,则酒色变绿,上口转甜,亦就光棍变为良民。”

杯中物——这是对绍兴酒的纯客观称呼,多被文人采用。如陶渊明《贵子》诗云:“天运苟如片,且进杯中物。”孟浩然诗云:“且乐杯中物,谁论世上名。”杜甫诗云:“忍断杯中物,祗看座右铭。”

(网络)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正规
治白癜风拉萨哪家医院好

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:http://www.helimiaopu.com/cxkf/cxkf/4794.html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